7月15日,由伊顿纪德与中国服装协会共同成立的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20年年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行业专家、校服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探讨中国校服产业未来发展。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秘书长张德良、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沈雷、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杜劲松、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梁惠娥、广东职业学院教授王家馨,以及中国服装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张兰芳等6位行业专家受聘位中心“特聘专家“。
聚集多方优质资源 助力校服产业研究
会议由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科技部主任杜岩冰主持。在会议开场发言中,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校服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杨金纯首先对校服产业研究中心2019年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随后对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校服产业白皮书》成果进行分享和全面解读,最后分析校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校服产业研究中心今后工作重点与研究方向做了汇报。
杨金纯介绍,近年来随着校服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人们对校服品质的关注,中国服装协会在校服产业发展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尤其是伴随着校服产业研究力度的加大,同时也是引导相关方实践校服文化这样的一个理念,重视校服产业提升技术创新,推动消费产业向品牌化、绿色化和精细化的高质量方面发展,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中国服装协会于2019年3月,凭借着上海CHIC展、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的良好宣传模式,联合国内知名校服企业伊顿纪德,成立了中国校服研究中心。校服研究中心成立的初衷是基于第三方公共服务的职能,一是要着力做好校服产业发展的相关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出具产业研究报告;二是要做好校服领域相关政策与标准体系的研判和修订等相关工作。关注校服及更大领域,包括童装领域的相关标准体系的一些意见建议,研究诉求,制定修订诉求等;三是做好校服行业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的提升工作,包括校服设计、服育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四是做好国际交流。杨金纯指出,目前中国校服市场很大,校服企业很多,但是集中度较低,准入门槛低,与国外校服领域的专业机构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寻找我国校服产业从设计到服务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校服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是校服产业研究中心今后的工作方向。
“根据原中国纤检局2018年的调研结果,目前登记在册的校服生产企业大约1500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整个小生产企业的95%以上,这其中70%以上为民营或者有限责任公司。总体来说,我们的校服企业体量偏小,集中度非常的低,比中国服装行业整体的数据还要低。所以整体来看,我国校服产业发展的现状就是一个字:散。”在对《白皮书》中中国校服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解读时,杨金纯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校服行业缺少全国性的品牌,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很多企业有很大的雄心,也想做全国的品牌,但是面临现在这样一个市场分散,竞争者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不规范、不规矩的校服市场环境,确实有很多的方面的困难。那么,校服研究中心希望整合整个校服产业里优质资源,去共同推动我国校服全国性品牌的成长,共同做好校服产业的研究工作。
杨金纯坦言: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不是一个功利组织,校服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校服研究中心需带有一定的情怀和正能量。本次参会有新加入的校服企业,这意味着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的一个新起点。在国内有很多山寨机构、离岸社团会做一些只发证书、不干实事的例子,但是中国服装协会过去不会、未来也永远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未来,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将在进一步做好产业研究的同时,在款式工艺、校园美育、标准修订等方面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情,实现优势互补、产业链协同,最终推动中国校服产业的发展和变革。
“我们希望从第三方的角度推动的过程当中,结合行业的正能量的梳理,以荣誉的引领以及黑名单白名单的制度,来推动整个校服研究中心常态化的可持续化的发展。”对于中国校服研究中心的定位和职能,杨金纯最后做出这样的总结。
会上,由杨金纯常务副会长为伊顿纪德颁发了“执行主任单位”证书,并与中心执行主任、伊顿纪德总经理助理王方共同为北京新益纺织品有限公司、优卡(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颁发“副主任委员单位”及“成员单位”证书。
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苏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方以《不直接的路径》为主题分享了伊顿纪德深耕校服产业的经验与感悟。他认为,利润应该是客户关怀、员工投入、开明领导和业务能力的结果,是依靠有效商业架构实行成功商业策略和高效商业流程的结果,而不是靠直接追求可以获得的。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的广泛影响,伊顿纪德第一时间联合3M、杜邦等战略合作伙伴协助学校进行防疫工作,累计向全国超600所学校捐赠了防护口罩100万枚,防护服超8000件,并联合蒲公英教育智库开通了“生命教育”系列公益云课。伊顿纪德与学校并肩守护学生安全的举动,也赢得了学校的尊重和认可。另外,王方以伊顿纪德品牌“引领中国校园服饰的变革,推动共同教育价值的重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中国校服自身所象征的三层意义:第一象征着国家教育体系的教育公平,第二是学生身份的象征,第三校服是学校价值观念的载体,是育人理念的象征。他指出,正是由于这三层意义的存在,校服自身的价值远超过一件普通的衣服。所以,应该以校服为载体,推动中国校园美育变革,推动共同教育价值的重建,注重美育教育,将美的种子植入到学生的心里去。
江南大学沈雷教授在2019年带领团队完成了白皮书调研与撰写工作,他从产品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和服务竞争力三个角度,分析了如何塑造中国校服品牌的竞争力。沈雷教授认为,中国的校服企业存在市场规模大但是集中度低的问题,但对于校服企业来说同样是机会。校服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和优化服务,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未来的校服产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北京新益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洪涛以《美学教育理念在校园服饰产品上的体现》为题,介绍了企业对于美学教育和校园服饰解决方案的理解。她认为,校园服饰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已经超出了目前我们对服饰的基本要求,即安全、质量等,校服企业要承担起美学教育的使命。美学教育就是如何教孩子们在受教育过程当中认识美、感知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应用美的能力,让学校成为审美和立美的地方,这是新益品牌美学教育的一个初心。美是一种对宇宙的表达,生而为人,爱美就是一种情趣,觉知美是一种生命的律动,创造美是一种更高的德行,我们的企业就希望做创造美这样的事情。
专家、学者、代表齐聚一堂 共商校服产业发展大计
会议还对中国校服产业现状、突出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讨论。江苏大唐纺织董事长唐利刚说,近年来,大唐纺织开始涉足校服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在产品价格、质量、服务、采购机制、功能性面料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但面对校服价格过低、不合理限价文件等现实窘境,希望中心能够代表校服企业发声、制定合理的行业参考价格。
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澎洪在听完嘉宾发言后表示,《校服产业白皮书》里提到的市场空间给了企业很大的信心和鼓励。在进军校服行业之前,南山智尚科技公司曾做过市场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家长最为关注的是校服用料是否安全、款式是否美观、穿着是否舒适,而对价格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
重庆弘博士服饰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张清洪认为,疫情之下,互联网+的模式可以起到快速汇款、解决零星增补订的问题,大数据营销和品牌化运营将是校服行业未来探讨和发展的方向。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王家馨教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校服领域的看法,他认为,校服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学生和家长,校服问题是社会问题,而不是一个单独的服装问题。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天价校服”、“问题校服”事件,王家馨认为,应该将校服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和家长,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同时,他认为造成目前校服产品价格过低的现状,校服企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长期以来行业内存在“低价中标”的潜规则,校服企业为了在招投标活动中拿到标的而不断压低价格、恶性竞争,从而导致质量、设计让步给价格。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梁惠娥教授认为,校服产业不同于一般的服装产业,学校和校服企业需要从它的标志性、象征性、审美性,它的社会属性、经济性等方面加强对校服的认知。校、企、协会之间要加强协作,共同推动行业标准完善、推动产业向善发展。
校服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化、品牌化将成趋势
关于校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杨金纯常务副会长指出,首先是校服产业化,品牌化运营将成为趋势。所以希望大家本着“校服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运营将成为趋势”的这样一个前瞻性的视野,来推动打破目前传统校服生产和采购模式这种不合理的现状,促进校服产业建立更为完善、规范的相关标准和机制。第二,校服产业政策不断完善,采购也更加透明。希望所有校服企业认识到,校服市场涉及到教育、工商、质监、物价等多个部门,需要建立一个协同管理机制,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三,校服育人审美功能将进一步提升。校服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产品,也是一个学校的管理工具,同时也是学校礼仪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为德育教育、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希望校服企业从自身作为供货方和生产方的角度出发,将育人理念植入产品当中,让校服审美育人功能得到发挥。
对于校服研究中心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杨金纯常务副会长总结了三点:首先要做好校服产业研究,包括行业趋势、款式工艺、面料开发、智能产品等,还要加强对校服文化的引导,包括流行趋势、标准制定修订、技术提高、生产工艺,以及供应链的协同等。其次,从宣传、政策建议、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校服行业采购机制。最后是加强校服文化的研究,比如服饰礼仪的研究、教育研究等,这些都是校服研究中心今后工作和研究的方向。
会上,杨金纯常务副会长与中心执行主任王方表示,研究中心欢迎更多优秀校服企业加入,联动协会和企业的智慧与力量促进中国校服行业走向市场化、透明化,同时“加速废止和修订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违法干预市场调节价水平等问题的规定”,从而维护和促进校服市场的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业态环境。